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担任东郡太守。在此时,东郡人陈宫前来投奔,成为曹操麾下重要谋士,并协助曹操成为兖州牧,这一事件被正史所记载。然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两人的相识时间被提前至曹操刺杀董卓后的逃亡时期,大约是在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小说中,曹操因误杀吕伯奢一家,发表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豪言,导致陈宫不满其所为,因此离开曹操。两人再次相遇时已成敌人。而在历史上,陈宫同样背离曹操,发生在兴平元年(194年)。当时,曹操因徐州刺史陶谦部下的人杀害了自己的父亲,愤怒之下,发动讨伐,将夏侯惇、荀彧、程昱、陈宫等留守兖州。然而,陈宫却在背后出卖曹操,劝说陈留太守张邈等人投降吕布,将曹操的领地送给了吕布。陈宫的背叛让曹操遭受重创,兖州的领地损失了90%。如果不是夏侯惇、荀彧、程昱等人坚守鄄城、范、东阿等县城,保护了曹操的家眷,曹操几乎失去了立足之地。曹操不仅失去了领地,甚至丧失了士气。曹操曾试图投降袁绍,若曹操真的如此,就不会有后来的魏武帝的辉煌。幸好在程昱的劝说下,曹操最终放弃了这一念头。陈宫的背叛和兖州的丧失给曹操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曹操对陈宫绝对是心怀恨意的。
四年后,曹操重新崛起,击败了占领徐州的吕布,并俘虏了陈宫。据史书记载,曹操当时表现出不忍心杀陈宫的态度,试图劝说陈宫活下去尽孝。然而,陈宫已下定决心,最终被曹操杀害。陈宫赴死时,曹操含泪送别,显然是心有不忍。然而,这种态度只是曹操故意做给部下看的,目的是表现自己是个重情重义的领袖。实际上,曹操必须杀陈宫。
首先,陈宫的背叛造成了曹操集团巨大的损失。曹操要向自己的部下交代,不能让背叛者逍遥法外。陈宫的叛逆行为不仅导致曹操军事行动失败,还使曹操陷入极度困境,甚至一度想放弃自主权,投靠袁绍。曹操不得不向部下交待,否则曹操的集团内部将会陷入混乱,这是曹操不能容忍的。
其次,曹操必须向亲信的部下夏侯惇交代。夏侯惇是曹魏集团内的重要人物,在曹操之下居于军中第一。陈宫的背叛导致夏侯惇失去了一只眼睛,这场意外的战斗损失使夏侯惇倍感痛心。曹操必须为夏侯惇报仇,杀掉陈宫,以表明对亲信的维护,也是为了维护曹操集团内的稳定。
综上所述,曹操不得不杀掉陈宫。尽管曹操可能在私下里对陈宫抱有感情,但在政治上,曹操必须果断行事。陈宫的背叛对曹操的集团造成了严重损失,曹操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因此,曹操所表现出的心痛和不舍,只是他在装模作样,给部下们看的一种表现。你们怎么看待这段历史?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