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独龙秘境阵容搭配攻略”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云南省独龙江乡,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秘境”。
千百万年来,高黎贡山与担当力卡山一东一西,静穆相望。奔腾的独龙江如蜿蜒巨龙,盘踞在两山之间。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此,傍江而居,鲜少与外界联系。70年前,独龙族仍处于结绳记事、刀耕火种的原始 社会 末期;60年前,独龙族人尚以树洞作屋,以弓弩为猎。
直到一个荣誉的集体,把现代文明带到这里——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翻过高黎贡雪山,进驻独龙江;1964年,独龙江边防派出所成立;1983年,武警怒江州边防支队接管防务;2019年,武警边防官兵改制为国家移民管理警察,边防派出所转改独龙江边境派出所。
70年里,种之无田,他们开荒凿地;行之无道,他们凿山修路;炊之无米,他们手把相传;学之无堂,他们伐木建盖。 2014年,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建成通车,独龙族从此彻底告别人背马驮、溜索滑道的生活;2018年底,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2021年,独龙江乡成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如今,独龙江边境派出所共有移民管理警察38名,实习警察3名,平均年龄28.5岁,他们被亲切地称为“独龙族人民的贴心人”。2019年4月,独龙江边境派出所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19年11月,荣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2021年5月,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高山巍峨,江流滔滔。这个光荣的集体与独龙族人民血肉相连、鱼水情深,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国家移民管理事业和守护边疆、守护人民的壮丽诗篇。
铲不完的雪,下不完的雨
大雪又封山了。
24岁的卜玉鹏去年休年假,遇上大雪封山,等了整整三天才出去。他曾在吉林当过兵,见过积到小腿肚子的雪,但小伙子怎么也想不到,在云南独龙江,雪居然可以把路抹得干干净净。
进出独龙江并非易事,进出的唯一通道,是越过海拔3800多米的高黎贡山。山上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雪季,一夜之间雪高达两米是常事,即便公路开通,挖掘机铲雪的速度仍赶不上下雪的速度。
同样的遭遇也发生在26岁的唐长龙身上,他曾在海南当兵,满心以为“云南与海南的气候差不多”,第一次去独龙江报到,他和其余9位同事就被大雪来了个“下马威”,在山外等了两天才进去。
雪大,弯急,张朋来之前就有耳闻。他当了16年兵,见多识广,但80公里进山路,有749道弯等着他们,平均不足几十米就是一道急弯。他和5个同事摇摇晃晃,6个人吐了5个,连经验丰富的驾驶员都晕车。
一路上,右边是峭壁,左边是深渊,车子只能小心翼翼地行驶,稍有不慎,就会连人带车冲下悬崖。张朋想,这大概是独龙江给他们的第一道考验。
而后呢?而后是永远下不完的雨。
独龙江乡在雪山背后,一整年都是雨季,稠白的雾气挂在腰间,重得恨不得用拳头破开。初来的人以为是仙境,待久了,只觉得压抑,卜玉鹏经常碰上连着下一个月的雨,“人都发霉了”。
独龙江乡年平均降水量近4000毫米,是广州市的三倍。一切都是湿漉漉的,湿冷的被褥,晾不干的衣服,闷坏的点心,白天宿舍门必须开着通风。
人尚且可以凭意志承受,但山不行。
雨下得多了,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就来了,滚滚而下的泥石压垮电线,就会停电、断网。坏了就抢修,修好了又被砸坏,再抢修,如同一座孤岛,竭力通过线路维持着和外界气若游丝的联系。
漫长的雨季里,阳光是最大的奢侈品。王成鹏记得,有次中午11点出了太阳,他立刻把兄弟们都喊出来,大家欢呼雀跃地抱出被褥,打篮球、跑步、站在院子里晒太阳,“恨不得把能做的都做了。”
虽然阳光仅停留了3个小时就被大雨冲散了,王成鹏仍觉得,那种身上暖烘烘的感觉,就是幸福的感觉。
隐秘而伟大
独龙江西边的担当力卡山,是中国和缅甸之间的天然屏障,37号至43号界碑分列于此。
越往山里走,绿色就越发厚重,森林里寂静无声,一截树枝掉落,都足以令人惊颤。
这里常有野生动物出没,余润强在执勤路上见过缅甸蟒,“泥巴色,碗口那么粗,盘在树上。”黑熊、眼镜蛇,也是常客。比起野兽,肆虐的蚊虫更恼人,余润强曾一天被蚂蝗咬了五次,“刚开始就笔尖大小,但它会一直吸血,变得有小拇指那么粗。”让蚂蝗松口,疼得“像掉了块肉”。
7块界碑,只有一处可以开车抵达,其余都在原始森林里,要用长刀左砍右劈才勉强通人,疯长的藤蔓和枯枝撕扯着衣裤,被砍去的竹根尖利如锥,稍不注意就扎进身体。
70年里,先后有8位战士牺牲于此,有人修路不慎坠江,有人走访群众突遇泥石流,有人巡边途中遭野兽袭击,最令唐长龙动容的是1964年牺牲的战士张卜。当时张卜在查界途中突发疾病,独龙江缺医少药,又遇大雪封山,周恩来总理得知后特派飞机空投急救包,然而独龙江山高林密,药始终未能找到,张卜不幸牺牲……
“当时的条件太苦了,如果是今天,这样的情况绝不会发生。”唐长龙说。
2006年,大家在半山坡建起烈士陵园,纪念为守护独龙江献出生命的战士。苟国伟是所里的教导员,也是党支部书记,每每有新警来,他总带着年轻人来陵园祭奠先辈,为他们上“入警第一课”。陵园规模不大,正对独龙江,静静地注视着山脚的村庄,园内石碑上题着: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前辈功勋卓著,接力棒薪火相传,所长邓湘河始终在思考,到底能为独龙族群众做些什么。独龙江边境派出所同时承担了边防任务和辖区内的群众工作,换言之,边境管理是他们,辖区办案、社区便民、政策普及工作也是他们。
苟国伟创新性地提出,为偏僻村庄的群众上门建档建卡,凡是来所里办业务的,再免费帮拍一寸证件照,“他们大老远来也不容易,拍了以后也用得上。”这一举措成为边境派出所便民服务的切入点,自此,“夜间警务室”“流动服务车”“流动办证室”“背包警务队”成为常态,累计解决群众困难问题1120个。
众多工作逐渐看得见结果,自派出所成立以来,辖区内治安工作成效显著:独龙族“整族无毒”,独龙江乡“整乡无毒”;疫情防控期间,面对边境输入的压力,独龙江乡实现零输入、零感染。
伟大并非只在壮烈中写就,凭借巧思、真诚,加上一双腿和日复一日的坚守,竟能巧妙地抵达人心的彼岸。
“她应该会为我骄傲吧”
张朋来报到的第一天,恰好是个太阳天,他站在派出所前,感觉“门口的牌子在闪闪发光”。他2003年入伍,2019年本有机会转业,但张朋依然选择来到这里。换上崭新的警服,他觉得“穿这身衣服是一种骄傲”。
或许是多年部队生活的磨炼,民警们依旧保留着军人习性,就连被蚂蝗咬,眉头也不皱一下,当成“军功章”炫耀。王成鹏说:“男娃娃嘛,不会害怕。”
在这里,骄傲有很多种,有的挂在脸上,有的藏在心里。
唐长龙去年10月结婚,“家里有老婆等我”是他最常挂在嘴边的话。最令余润强感到光荣的,是村里的小孩看到他们都会像模像样地敬礼。张朋清早起来,总能在警务室门口看见不知道哪位老乡放的沾着新泥的土豆和蒜苗。
副所长张文顺说,他10岁的儿子考试拿了双百分,趁下课偷偷趴在班主任耳边说:“老师,我和你说个悄悄话哦,我爸爸要回来啦!他可是警察哦!”
教导员苟国伟操心的事最多,为了改善所里条件,他给每个办公室都配了智能感应垃圾桶,“不想让年轻人觉得和外面脱节嘛。”他还把空气炸锅加进了购物车,准备给大家一个惊喜。
尹广丽去年通过国考来到这里,与大家的当兵经历相比,她是个完完全全的“萌新”女孩。一次单独走访,尹广丽来到一个老婆婆家,老人见证了几代戍边人的交替,用布满皱纹的手拉过她,笑吟吟地给她暖手。
“嘿,我可以让他们笑呢!”尹广丽骄傲地说。
贾洪祥不太爱说话,身体不好的妈妈至今还在大连打工,这是他心底最深的伤疤。前年独龙江发生严重的泥石流,书生模样的贾洪祥和同事不顾山顶落石,拼命救下一位被困的民工,大家转身刚走,方才站立的路面立刻塌陷,坠入茫茫山崖。
问及灾后余生的感受,贾洪祥迟疑片刻,小声道:“妈妈应该会为我骄傲吧。”他停下,想了想说, “我觉得她会为我骄傲。”
离家乡最远,离月亮最近
独龙江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大部分来自五湖四海。
2019年,贾洪祥从黑龙江老家横跨祖国对角线来到云南独龙江。派出所建在江边,报到的第一晚,他失眠到凌晨3点。独龙江水哗哗地流,像是隔了几重天河,又像近在耳边。
尹广丽也是第一次离家这么远,想家避免不了,但小姑娘办法多,她会给爸妈买情侣装,还突击视频检查他俩有没有一起穿。
但即使家就在云南,回去也并不容易,还要看天气、大山的心情。
由于长期两地分居,所里有几位民警离婚了;结了婚的,也会偶尔面临亲密关系中的脆弱时刻。
王成鹏去年8月结婚,爱人名字很好听,叫卫蓝,是个柔柔弱弱、腼腆内向的女孩。王成鹏不忍心告诉她关于大雪、暴雨、泥石流的一切,每天拍些小花、小草、鹅卵石的照片给她,说自己在这过得很好。
信息时代的残忍就在于什么也瞒不住,新婚妻子每次送王成鹏离家,眼睛都肿得和小兔子一样。路上,王成鹏问自己,“如果从未遇见妻子,她是不是就不会伤心了?”
年轻人的心路,教导员苟国伟已走过一遍,他2008年就在此工作,调回市区后,去年又主动请缨回到独龙江。苟国伟深知聚少离多的苦,提出民警们可以把家属请进辖区,所里派车,载着姑娘们走一遍丈夫工作的场所,好让她们安心。
派出所渐渐热闹起来,有人在所里求婚,有家属前来陪同守边。家人来了,民警的干劲儿更足了。
每年过年,苟国伟还会张罗所里的民警一起看春晚,吃年夜饭,大家嗑着瓜子,天南地北地聊天。如果有人给家里打电话,一堆人就抢着给他父母拜年。
在村里驻守的人,也有自己的过法。去年中秋那天,在一线疫情防控点连续执勤36小时的余润强,拍下这样一幕: 月亮悬在近在咫尺的地方,同事们坐在月光里。
夜空、地面、群山、树林,连同身上的警服和帽檐,全部闪着若隐若现的银光。余润强完完全全沉浸在那场月色里,这是他离月亮最近的时刻。
刀锋
前方的路途艰辛困苦,如同行走在尖利的刀锋之上。如若必经刀山,前行的代价又为何?
民警们的回答是,不计一切代价。
2020年5月,独龙江遭遇罕见的泥石流,山坡一大片一大片地塌下去,“响得和放炮仗一样。”村民回忆说。
民警梅荷苷先在下游执勤,眼看着江水如烧开般激起数丈高的水花,他和同事连忙把村里360多人聚集起来,转移到警务室。很快,线桩尽毁,道路塌陷,信号中断,村子和乡派出所彻底失去联系。被困一周后,梅荷苷先知道,不能再等下去,必须把受灾情况报告乡里。
开不了车,只能靠一双腿,梅荷苷先天亮出发,沿途中,大雨滂沱,他一路躲过落石,蹚过洪水,原本开车1小时的路,梅荷苷先走了整整9个小时。
人们往往觉得警察无所不能,实际上,一线警察也是人,也会有无助,甚至害怕的时刻。梅荷苷先出发的前一晚整夜未眠,他思来想去,写了封遗书,郑重地揣在警服里,“好歹和老婆有个交代。”很庆幸,遗书没用上。
其他民警也是如此,受灾失联期间,仅有一部卫星电话能用,大家纷纷让村民先打,自己排到队伍的最后面。
在此次泥石流抢险救援中,独龙江边境派出所共出动警力128组,760余人次,转移安置受灾群众650余人,营救受困群众28人,安抚滞留游客及外来务工人员400余人,走访受灾群众2000余人,受到乡政府和群众的一致称赞。
如今,村民们在家门口自发地挂起国旗,家家户户红砖黄瓦,村村马路贯通,草果漫山遍野,大家的腰包鼓了,生活变好了,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正因为始终把辖区安危放在心间,把民族团结看作生命去珍视,把人民幸福当成矢志不渝的道路,独龙江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 变刀锋为坦途,变大山为归路,唱响了一曲曲“扎根独龙江,一心为人民”的英雄赞歌。
山口风雪弥漫、大雨碍眼,江水湍急如柱、雾气回旋,若一朝不慎,就会误入深渊,立于刀锋之上,该何去何从?
——往最好处努力,壮起胆,昂起头,睁大双眼,一次次冒险奔赴。这便是这群戍边人交给青春的答卷。
蝴蝶飞过,春风不问前路。独龙江的春天不知何时会来,但可爱的人不论在哪,都能造出一个春天。
(代超、吕晴霜、谢鹏对本文亦有贡献)
神草藏于秘境,节目出自险境丨《秘境神草》是用生命拍摄的纪录片
徒步8小时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气温降到零下10度,加上闪电、暴雷和风雪,摄制组窝在帐篷取暖。凌晨,四周的山坡上又传来狼群的嗷叫,村民冲出帐篷,拿起手电筒和藏刀,向山坡打照明、呼喊,嗷叫的狼群慢慢消失。吕岛和他的团队从被窝里爬起来,坐在帐篷里聊天壮胆,折腾了一宿。
几天的大雪后,他们继续攀爬海拔近4900米的雪岭。由于气候条件恶劣,爬山的过程中,一名摄像师因为高原反应心脏跳得凶猛被迫撤退,剩下的人经过多次停歇调整,终于到了目的地。
艰难的完成了拍摄,撤退时一场意外又发生了。拍摄对象切布的女儿德吉下山时一脚踩空,往悬崖下滚去,这一偶然事件吓傻了众人。幸运的是德吉在滚下山的过程中抓住了灌木丛……
一波三折,但这不是一次历险秀,而是纪录片《秘境神草》拍摄苦西绒峡谷村民采挖冬虫夏草时的场景,而像这样不畏生死考验的拍摄经历,《秘境神草》拍摄团队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用网友的话来说,这是“用生命拍摄的纪录片”。
2月3日,这档六集人文地理纪录片《秘境神草》在广东卫视首播,豆瓣评分达到8.1分,并收获了众多网友的好评。由于总导演吕岛对摄像师要求极高,摄制组把每一种地貌镜头拍出了诗意,每一种故事拍出了诗境。节目播出后,不少网友赞叹说,“每一个画面都能当壁纸”。
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悬崖边挖黄精、海拔4000多米采冬虫夏草……该片以生活在特殊地貌中的普通人为视角,不同季节深入每一种特殊地貌,追踪人们寻找野生本草的足迹,讲述了人与自然、人与本草的故事。节目将镜头聚焦于一个个于秘境中探挖神草的普通人,而摄制组也在用镜头挖掘着人物背后的中医药故事和传承精神,并通过电视的方式向大众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是片中的拍摄对象、普通人的故事还是这个“用生命拍纪录片”的团队都值得关注。
涉险秘境:7个月踩点、3年摄制
2000年,吕岛以苦旅诗人的头衔参与了广东卫视开创的一档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自此走进大众的视野。之后的17年里,吕岛先后导演了《鏖战远东空军》《黄河故事》等纪录片。2013年,当人们在海陆空里奔赴家乡或旅行目的地时,吕岛一如既往地背起行囊重返自然。在探秘独龙江的路途中吕岛“遇难”幸而被独龙族汉子带回家,并被当地的草药文化和人文情怀深深吸引。也正是那次独龙江秘境之旅,让吕岛的思绪得到了一份丰厚的礼物,那就是本草这个电视题材的萌芽。
2014年,《秘境神草》得以立项。在项目开始运作的时候,中国电视纪录片领域,个别热播的“现象级”纪录片早已得到了收视奇观和抵达社会效应的巅峰。作为项目的策划和负责人,吕岛面临着多种难题,如《秘境神草》走什么路子,团队组建以及节目摄制是否顺利等等。而正如吕岛所料,一切困难都慢慢来了。
《秘境神草》的秘境,顾名思义,就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地方。既然定义为秘境,那题材去哪里找?拍摄的风险到哪种程度?这些都是现实问题。“正因为难度之大,难以估量,才显得该项目曲折。”
几千年来,人与野生本草的情缘,在采药人的艰辛跋涉中得以传承。采药人往往于人迹罕至的秘境才能找到神草,而节目制作拍摄也需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才能感受其中的艰辛。
为挖掘这些故事,吕岛和团队深入各地踩点,在川西大山里,他经过多方打听,得知一名老汉深居大山采草药的故事,为了找到这位老汉,他和一位户外旅行者租摩托车,骑行了70多公里的山路。“陡峭的山路上,万丈悬崖、蜿蜒的石坑和泥潭,令人心惊肉跳,从下午开始爬山,一直到黄昏,五脏六肺都几乎颠碎了,我们走过了世上最惊险的路面,半途中,因摩托车司机大意,我摔下半山坡,如果不是抓住灌木丛,一旦滚下悬崖基本就有去无回了。”吕岛说道。
2015年7月12日,吕岛带着摄制组和主人公进入新疆阿尔金山无人区80多公里处,由于没有路,这80多公里,比200多公里还远。抵达目的地后,主人公发现了一些本草植物,所有拍摄工作准备好了,突然,漫天的风沙突袭而来。“那一刻,真是到了世界的尽头,不仅能见度低,而且人和车都寸步难行。”与风沙抗争,摄制组每个人都变成了沙人,鼻孔和眼睛都进了飞沙。最后,在天黑之前摄制组冲出了风沙迷魂阵,虽然工作效率为零,但却成功体验了生与死的考验。几天后,摄制组还是冒着风险再次闯进无人区,艰难地完成了拍摄。而像这样不畏生死考验的拍摄经历,在高海拔地区、在深山密林、在江河峡谷,这个团队曾经历过几次。
走进大山、深入乡村、借宿农家、与采药人同吃同住,7个月的苦寻,一个个神秘的采药人、艰辛的寻药故事逐渐鲜明。
为了更真实的还原和记录这些故事,吕岛对摄像师要求极高。不同的摄像师负责不同的领域,有专门的人物摄像师、延时摄影师、航拍摄像师等,力求拍好每一帧画面,达到视觉上的极致。“为了以延时摄影的视角拍好壮丽的山川巨脉,摄像队伍经常熬在荒野、睡在车里,等日落日出的最佳光线。”吕岛说,“我自始至终都要求摄像师,要力争把每一种地貌镜头拍出诗意,每一种故事拍出诗境。要拍出最美的画面,最强的视觉效果。有些摄像师累得发疯,冲着我喊,你这是玩命,玩大家的命,再这样玩法,不干了。”但最终,摄像师还是坚持不厌其烦地折腾,直到镜头令人满意为止。
神农尝百草,李时珍跋山涉水,《本草纲目》记录了一万多种草药。而《秘境神草》摄制组则耗时三年、行程八十多万公里,拍摄地点遍布广东、云南、江西、西藏、新疆、四川、甘肃、黑龙江等十六省(区)。踏足横断山脉、阿尔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怒江大峡谷、独龙江流域、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青藏高原、呼伦贝尔大草原等自然秘境。从摄制组的经历来看,《秘境神草》的拍摄难度,在“现象级”纪录片模式中实属罕见。《秘境神草》不仅记录本草领域人与自然的故事,也记录了中国大地神奇壮美的风景。
坚定信念:记录和传承本草文化
关注本草、关注生命与健康,《秘境神草》演绎了电视版《本草纲目》,使纸上的中医药文化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吕岛表示,“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我想做这样一档电视版的《本草纲目》,通过电视的方式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我只能说这只是《本草纲目》中的一页,还有很多页需要慢慢去记录和传承”。
除了对秘境的探秘呈现,《秘境神草》更重要的是对中国野生药草的发掘和整理。片中不仅揭秘了一些野生本草的药性和神性,更多的是去传承这些医药知识。
桑黄菌是一种药用价值十分珍贵的真菌,独龙族大爷李自才的老伴惹上风寒、卧床不起,他和儿子阿声去深山老林寻找桑黄菌,为老伴煮水喝,缓解症状;隐居寺庙的佛门居士赵景文带徒弟寻找黄精、严格选拔医术传人、请教医术高超的道长秘传制药之法、师徒炮制黄精做药。在口传心授中,医术得以传承,中医药文化得以延续。
中医药学,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秘境神草》是近年来广东卫视投入时间最久,每集投入资金最多的项目,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创作指导的电视纪录片之一。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动的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东卫视和康美药业联合摄制的《秘境神草》,其深远意义和积极的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当下,纪录片虽也有不少佳作,但仍难与综艺节目匹敌。吕岛也看到了这种压力, “节目选在周五晚9:10播出,面对的竞争非常大,但我们在尝试打擂,想看看现象级纪录片在与强势的明星综艺节目同台时能伤到什么程度。”在吕岛看来,或许《秘境神草》在收视率上一时难以超越热门综艺,但其在网络上的发酵很强势,这一结果超出了预期。
“我对纪录片的夏天来了,充满期待。”吕岛认为,纪录片人要奋斗,要有信念和精神,否则纪录片人是坚持不下去的。在综艺节目霸屏的当下,纪录片人有责任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中国故事没有穷尽,需要纪录片人去挖掘,但这条路注定是艰难的。
版权声明 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号(GDSP360)
好了,今天关于“独龙秘境阵容搭配攻略”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独龙秘境阵容搭配攻略”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