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将为大家展开关于蒋介石北伐阵容变化的讨论,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决大家的疑问。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蒋介石北伐阵容变化的问题。
1926年至1927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和国民党的共同组织领导下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
为了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分三路正式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以***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担任北伐先遣队,他们英勇善战,获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
在我党的领导下,广大工农群众对北伐战争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援,使国民革命军迅速地向前推进。西路军解放了湖南,攻克了湖北武汉;中路军解放了江西;东路军解放了福建。1927年初,北伐军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占领了半个中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但是,正当北伐军向前发展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势力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同时,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影响,党没有能够采取应付突发事变正确的措施。结果,蒋介石反动集团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新的军阀统治,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以失败告终。
国共北伐的各军军长是谁
北伐国军各军编制兵力和指挥官名单
国民革命军北伐出师序列(1926.6)
1、 各军编制兵力和指挥官名单如下:
第一军军长何应钦,参谋长蒋伯诚。
第一师师长王柏龄,副师长王俊,参谋长郭俊,辖1团孙元良、2团倪弼、3团薛岳三个团。
第二师师长刘峙,参谋长胡树森,辖4团陈继承、5团蒋鼎文、6团惠东升三个团。
第三师师长谭曙卿,副师长顾祝同,参谋长赵启录,辖7团涂思宗、8团徐庭瑶、9团卫立煌三个团。
第十四师师长冯轶裴,参谋长吴文献,辖40团郑振铨、41团蔡熙盛、42团周址三个团。
第廿师师长钱大钧,参谋长韩德勤,辖58团王文翰、59团赵锦雯、60团李杲三个团及刘秉粹补充团。
补充团长张贞,炮兵团长蔡忠笏,警卫团长朱毅之。
第一军合共兵力步兵18个团,炮兵一个团。
第二军军长谭延闿,副军长鲁涤平,参谋长岳森。
第四师师长张辉瓒,副师长王捷俊,参谋长粟晃扬,辖10团谢毅伯、11团周卫黄、12团邓赫绩三个团。
第五师师长谭道源,副师长成光耀,参谋长李家白,辖13团罗寿颐、14团彭璋、15团朱刚伟三个团。
第六师师长戴岳,副师长朱耀华,参谋长萧文铎,辖16团黄友鹄、17团廖新甲、18团刘风三个团。
教导师师长陈嘉祐,参谋长梁广谦,辖余泽篯、李蕴珩两个团。
炮兵团长谢慕韩。
第二军合共兵力步兵11个团,炮兵一个团。
第三军军长朱培德,参谋长黄实。
第七师师长王均,副师长张近德,参谋长历式鼎,辖19团曾万钟、20团万人敌、21团彭武扬三个团。
第八师师长朱世贵,副师长杨育涵,参谋长刘发良,辖22团韦杵、23团祝膏如、24团李思愬三个团。
第九师师长朱培德兼,副师长顾德恒,参谋长李明扬,辖25团顾德恒、26团李明扬两个团。
宪兵营长武宣国。炮兵营长张言传。
第三军合共兵力步兵八个团,炮兵、宪兵各一营。
第四军军长李济琛,副军长陈可钰,参谋长邓演存。
第十师师长陈铭枢,副师长蒋光鼐,参谋长朱绍良,辖28团蔡廷楷、29团范汉杰、30团戴戟三个团。
第十一师师长陈济棠,副师长邓世增,参谋长李扬敬,辖31团香翰屏、32团余汉谋、33团黄震球三个团。
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副师长朱晖日,参谋长吴奇伟,辖36团缪培南、35团黄琪翔、34团许志锐三个团。
第十三师师长徐景唐,副师长陈章甫,参谋长李务滋,辖37团云瀛桥、38团陆兰培、39团陈章甫三个团。
独立团团长叶挺。炮兵营长郭思演、薛仰忠。
第四军合共兵力步兵13个团,炮兵两个营。
第五军军长李福林,参谋长刘敏。
第十五师师长李群,副师长林驹,参谋长何家瑞。第四十三团黄相、第四十四团周定宽、第四十五团黄炳琨
第十六师师长陈炳章,副师长王若周。第四十六团陆满、 第四十七团李林、第四十八团陈伟图
独立第1团长梁林,第2团团长林驹。
第五军合共兵力步兵八个团,炮兵一个营。
第六军军长程潜,参谋长唐蟒。
第十七师师长邓彦华,参谋长曾则生。第四十九团傅良弼、第五十团文鸿恩、第五十一团钟韶
第十八师师长胡谦,副师长苏世安。第五十二团苏世安、第五十三团宋世科、第五十四团李明灏
第十九师师长杨源浚,副师长王邦若。第五十五团王尹西、 第五十六团张轸、 第五十七团王茂泉
炮兵营营长莫希德、罗心源。
第六军合共兵力步兵九个团,炮兵两个营。
第七军军长李宗仁。
第一旅旅长夏威,参谋长毛炳文。第一团陶钧、第二团吕演新
第二旅旅长李明瑞,参谋长吕其彬。第三团李明瑞、第四团李朝芳
第三旅旅长伍廷扬,参谋长林世嘉。第五团张国柱、第六团龚寿仪
第四旅旅长黄旭初,参谋长黄莘。第七团许崇武、第八团林畅茂
第五旅旅长刘日福,参谋长刘克初。第九团陆受祺、第十团梁朝玑
第六旅旅长韦云淞,参谋长徐启明。第十一团韦云淞、第十二团叶丛华
第七旅旅长胡宗铎,李石樵。第十三团李孟庸、第十四团杨腾辉
第八旅旅长钟祖培,以定邦。第十五团尹承纲、第十六团周祖晃
第九旅旅长吕焕炎,参谋长董南。第十七团杨义、第十八团蒙志
独立第一团陈济桓、独立第二团罗浩忠、入伍生团吕竞存
第七军合共兵力步兵21个团,炮兵两个营。
第八军军长唐生智,参谋长龚浩。
第二师师长何键,参谋长胡达。辖四个团,团长分别为陶广、刘建绪、危宿钟、张辅。
第三师师长李品仙。辖四个团,团长分别为张国威、熊震、李云杰、吴尚。
第四师师长刘兴,参谋长王德光。辖四个团,团长分别为廖磊、唐哲明、周维寅、颜仁毅。
教导师师长周斓。辖三个团,团长分别为罗霖、鲁扬开、刘克豪。
第五师师长叶琪。辖三个团,团长分别为何宣、周磐、刘运乾。
鄂军第一师师长夏斗寅,副师长周斓,参谋长廖汝钧/万耀煌。辖三个团,团长分别是万耀煌、卢本棠、张森。
教导团团长周荣光。 炮兵团团长王锡焘。
第八军合共兵力步兵22个团,炮兵一个团。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两次北伐是哪两次
一、第一次北伐战争打击的对象是占据中国广大地区、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主攻方向是湖南湖北。在湖北战场,北伐军连克吴佩孚重兵把守的汀泗桥、贺胜桥,接着攻下武汉。吴佩孚主力被歼灭。北伐军主力随后转战江西战场。消灭孙传芳主力,进而占领南京,进逼上海。孙传芳连遭失败,求援于奉军张作霖,联合组成安国军,张作霖任总司令,果断把战场放在了南京,最后也输在了南京。
二、第二次北伐战争是在1928年,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联合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发动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1928年4月7日,蒋介石在徐州誓师北伐。在击败军阀张宗昌后, 奉系张作霖被迫撤回东北,途中被炸死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中华民国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
扩展资料:
第一次北伐战争仅用二年时间,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军阀张作霖的军队,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但在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北伐战争的胜利果实被窃取。这次战争中途***被抛弃、被屠杀的教训,使***深刻认识到建立以***领导的无产阶级军队,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开始走上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国民党政权的另一条革命道路。
第二次北伐是蒋冯阎桂联合进行的“北伐”,实际上是国民党新军阀与北洋军阀争夺北中国统治权的战争。这次北伐,尽管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除了新旧军阀间的矛盾和斗争,但旧的矛盾和斗争很快就为国民党新军阀间的矛盾和斗争所取代。为了欢迎北伐军,山东、河南人民掀起了闯关东的高潮,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开发。
百度百科——北伐战争
百度百科——二次北伐
蒋介石时代有几个军阀?他们都占据那些地方?
蒋介石时代是一个很广泛的短语,在北伐之前中国大大小小的军阀太多了,像广东的许崇智,广西的李宗仁,东北的张作霖,江南地区的孙传芳,长江中游的吴佩孚,四川的刘湘。按照派系分,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今河北)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起为其首领。主要人物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主要地盘有直隶、江苏、江西、湖北四省。冯国璋原是袁世凯的亲信将领,1912年9月任直隶都督,次年被派南下镇压国民党人发动的二次革命,攻占南京,其部属驻守长江下游一带。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到北京继任总统,其部下曹锟、李纯、陈光远、王占元分别任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督军,构成了直系的基本势力。
奉系军阀。主要人物有吴俊升、张作相、孙烈臣、张景惠、杨宇霆、张宗昌等。奉系利用民国初年的混乱局面,在日本支持下实行地方割据和武力扩张,逐步建立了对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统治。
北伐战争分哪三路?
第一、西路,是主攻方向由四、七军为主力,联合第二、第八军攻占两湖。指挥官唐生智、李宗仁、张发奎
第二、中路,第一军1、2师和第三、六军为主,攻占江西、安徽,南京。指挥官蒋介石。因南昌失利,调第七军协助。
第三路、东路,第一军3、14师为主,攻占福建、浙江和上海。指挥官何应钦。
然后蒋介石上海清共,广东响应,宁汉分裂,蒋介石下野,桂系掌权,龙潭之役。武汉北伐在河南受阻。
等到武汉清共,宁汉合流,蒋介石复出,讨唐,二次北伐,四个集团军会师华北。奉系退出关外,张作霖被炸,张学良改旗易帜,民国得到统一,共同承认南京政府。
北伐战争的著名将领都有谁?
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为八个军约十万人。蒋介石任总司令,李济深为参谋长,白崇禧任参谋\次长代理参谋长,邓演达为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为政治部副主任。
一至八军军长及党代表分别为:
(一军)何应钦/缪斌;
(二军)谭延闿/李富春;副军长鲁涤平
(三军)朱培德/朱克靖;
(四军)李济深/廖乾五;副军长陈可钰
(五军)李福林/李朗如;
(六军)程潜/林伯渠;
(七军)李宗仁/黄绍竑;
(八军)唐生智/刘文岛。
其中的名将主要集中在4军,有张发奎、黄琪翔、叶挺、蔡廷锴
今天关于“蒋介石北伐阵容变化”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蒋介石北伐阵容变化”,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