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开罗赛车gp2 攻略”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熟悉,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GP2是一项赛车赛事,但它并不是FIA属下正规的锦标赛,这是一项由雷诺公司全面赞助,并且得到FIA支持的赛事。GP2是一项由FIA认证的赛车赛事,于2005年首次举行。所有参赛赛车的底盘由意大利Dallara提供,4.0升V8引擎则是由雷诺供应。2005年,为F1培养了许多车手的F3000比赛停止举办,GP2此时应运而生。GP2马力达到600匹,比不足500匹的F3000更加接近F1的性能,更加配合车手的培育需要。
GP2方程式 和A1方程式 的车那个更历害?
就目前来说,现役车手里没有。
给楼主一个比较直观的解释角度的话。
从车手角度来看。
如果以F1为最高级别的方程式车赛。
那GP2是第二级别,而A1是第四和第五级别之间。
这从车手的晋升可以看的出来。
大部分车手,从A1出来,能晋级参加的不过是国家级别的F3比赛,举例来说,马青骅参加西班牙F3也是有A1资历的帮助,成从夫参加英国F3全国组也是有A1资历的帮助,英国F3冠军组虽然级别比较高,但全国组,级别还是很低的。
而只有在国家级别F3晋级出来之后,才能参加像欧洲F3,英国F3冠军组这种顶级F3赛事。
再举例就是成从夫,参加了一年英国F3全国组之后,看到自己和冠军组差距太大,于是去参加欧洲F3,结果成绩也惨不忍睹。
然后,在顶级F3赛事完成后,才有机会参加GP2这样的赛事,之后为进入F1做准备。
要知道,就算是A1的明星车手霍根伯格,毕业之后也在欧洲F3摸爬滚打了那么多年,最近才有机会被GP2的车队看上。
而且,为什么A1一个车队只有一个车,却要那么多车手?显然是因为,级别太低了,有赛事跑的冲突,自然人家就不会来跑了,那时候,就换第二,甚至第三车手上来跑,董何斌,成从夫,都是例子。
请问有F2赛车吗?
F2是有的,不过它跟GP2没有任何关系,在80年代是介于F3与F3000之间的中等级别赛事,后来因为重叠性太高,很多厂商的赛事也开始达到更高的知名度后,F2这个有些过渡性质的赛事就经营不下去了,当然,这是相当相当早的事了,基本80年代末就没了吧。
至于前面两位说的GP2,那是雷诺和普利司通合作办的一个赛事,基本上也是与FIA的某势力在内部竞争下,外部找的一个平衡点与发展点,伯尼就是一个代表。
2005年开始第一届,GP2取代的是原先的全欧范围内F3000,而取代后,只剩下以国家或者经济体地域性的一些F3000,比如意大利F3000,西班牙,比荷卢等等。
还有,12只车队,可不是24个车,而是23个车,DPR只有上一部车。
GP2的赛事影响
一般来说,年轻的车手在结束F3生涯,通常得再参加F3000等级的赛事后才得以进军F1。但由于全球景气欠佳,连带影响到了F1生态,许多车手只要够才华、甚至是后台背景够硬,甚至不需要F3000资历就可以进入F1。F3000赛事不够精彩的主因,就是因为好车手都跳过F3000直接进入F1了,由一群资质普通的车手同场较劲的赛事,会精彩到哪去呢?所以,我们可以用2006年Red Bull车队的二号车手Vitantonio Liuzzi为例子,他在2005年的F3000锦标赛中面对一票资质无法与他相比的车手,因此让他轻松拿下年度总冠军,这种场场由同一个人领先独走的赛事你会有兴趣吗?
从1990年代末期至2000年初期,这种车手三级跳的状况尤其严重,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当时只有23场初级单座位赛车经验的Kimi Raikkonen,还有挟着Honda原厂强力支持的Takuma Sato;中下游F1车队方面,也是只要车手资金足够,就能在车队中得到一个出赛席位,其资历或实力已经不在车队老板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大家印象较深的例子应该就是硬被赶鸭子上架的马来西亚车手Alex Yoong(虽然他有级别等同F3000的日本方程式参赛资历,但成绩却不优异),还有匈牙利车手Zsolt Baumgartner(该国政府全力资助)。
以前几年许多车手用这种三级跳的方式进军F1的惯例来看,2004年在各国F3或是Nissan World Series、Formula Renault V6系列赛中表现不错的车手,应该都有机会在2005年进入F1。不过几位在新加入F1的车手,每一位都曾有过F3000等级赛事的经验,反倒没有跳级的情况发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FIA有鉴于车手跳级进入F1的情况日趋严重,因此想要规定往后车手进入F1之前一定得要有GP2的出赛资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后台强硬的车手,如Red Bull全力培养的美国车手Scott Speed(2004年欧洲Formula Renault总冠军),或是在中高阶方程式成绩不错的车手,如Heikki Kovalainen(2004年Nissan World Series总冠军)、Nico Rosberg(2004年欧洲F3年度第四名)、Alexandre Premat(2004年欧洲F3年度亚军)、Nelson A. Piquet(2004年英国F3年度总冠军)、Nicolas Lapierre(2004年欧洲F3年度季军)等,都选择参加GP2的赛事来让自己的履历表里增加一笔。但FIA能否贯彻这个规定,让车手能按部就班地进入F1,还有待时间来考验。
总之,GP2就是取代国际F3000的新赛事,那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呢?第一个,就车手阵容来说,GP2赛事绝对比往年的国际F3000精彩。想象一个刺激、热情、竞争激烈、拥有高资质车手参与;加上高科技、低廉的参赛经费、可带给现场与电视机前观众超高视觉享受的赛事,GP2能彻底赋予各车队的每一位成员在进入F1之前必须得到的经验、知识、与判断力。
HANS颈部保护装置是GP2赛会强迫车手必须配戴的。
GP2赛车的加速性只略逊F1一点点,由于赛车规格相同,车手们比的就是在底盘设定上的功力与驾驶技巧,停站策略也将成为胜负的关键。另外,底盘的地面效应也增加了超车的机会,加上GP2赛车上并没有装置动力方向盘与循迹控制系统,因此对车手的体能来说是相当大的挑战。如此看来,GP2赛车除了加速上比F1慢一点,其余的部分似乎都会比F1精彩,不是吗?
拥有600匹的马力输出,碳纤维煞车、方向盘拨杆换文件装置…世上再也找不到另一种单座位赛车能够在外观、科技、性能等方面像GP2赛车般跟F1那么地接近。GP2赛车0至200km/h加速只需要6.7秒,最高时速可达到320km/h,而密集的研发作业从未停歇,可预见的是GP2赛车在未来速度将会更快、耐用度也会更佳。在安全性方面,当GP2在初步构思与规划制定时,安全部分其实与性能表现和成本控制同样被考虑在内,而且也通过了FIA F1等级的撞击测试,对车手来说,HANS头颈保护装置也是必备的。
GP2的比赛简介
GP2参赛的13支车队(26辆赛车)使用设备基本相同的赛车,赛车底盘由Dallara制造,引擎由雷诺设计,Mecachrome生产。由于雷诺的大力赞助和取消了牵引力控制系统,助力转向系统等电子设备,车队的参赛费用比F3000更低,所以不仅F3000车队,一些F3车队也积极投身于这个新系列赛。
比赛主办者布鲁诺·迈克尔说,一辆GP2赛车的造价不会超过25万欧元。从赛车技术标准和比赛规则方面看,GP2都比F3000更接近F1,它将成为培养未来F1车手的摇篮,是年轻车手从低级方程式升入F1的最后一个台阶。
F2就是现在的GP2,等级比F1低一级。尼克罗斯伯格就是2005年这项赛事的佼佼者。可以说GP2时绝大多数F1车手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在澳门大奖赛上有突出表现的车手,可能借此跳板一跃成为F1车手。2006年GP2中表现突出的有麦克拉伦的希望之星-黑人车手汉密尔顿,以及小塞纳。不过据小罗斯伯格说,GP2中的车很容易出故障,最好的车手可能不是赛事的冠军
在1985年为了接替F2赛事而新创办的国际F3000锦标赛,在2005年9月11日的意大利站后正式划下句点。国际F3000的受欢迎程度一直下滑,但此等级赛事却是年轻车手们进入F1前的最后一道关卡,而且也是F1在欧洲大陆巡回比赛期间的暖场赛事,所以绝对不能因为比赛不够精彩、或参赛车队越来越少而取消。因此,主事者重新规划出一个赛车规格比F3000更高科技化、比赛形式更精彩刺激、参赛经费更低廉的赛事,来吸引一些曾经参加过F3000、Formula Renault V6或是Nissan World Series赛事的车队来共襄盛举。于是,结合了Renault车厂、Bridgestone轮胎与Dallara底盘厂,于2005年推出取代国际F3000的GP2(Grand Prix 2)锦标赛已在4月底正式开跑了。
虽然GP2对车迷来说是个新的名词,但它只不过是国际F3000的替代品罢了。比F1低了一个级别、依然看得到FIA大统领Bernie Ecclestone参与其中、同样也是统一规格赛(但使用的引擎与底盘跟F3000赛车不同)。唯一差异性比较大的就是GP2元年的车手阵容非常亮眼(甚至还有前F1车手降级参赛),比起以往F3000里充斥不少名不见经传与资质普通的车手来说(在欧洲,赛车手满街都是,只要有过F3的参赛经验与足够的赞助金,要晋级F3000并不是难事),GP2似乎真的能扭转车迷对F3000赛事不佳的印象,进而提高转播收视率、甚至是让年轻车手有一个体质健康的表演舞台。
GP2是怎么样的啊?
GP2就是“轻型F1”的意思,这项两年前刚刚建立的系列赛是专门为F1准车手打造的一项赛事,因此该赛被圈内称为:F1小联赛。
2005年,F1赛事推广人伯尼?6?1埃克莱斯顿与雷诺经理布里亚托利联手打造了GP2比赛。但这个赛事不是国际汽联主管的赛事。伯尼想把它办成F1规则修改的试验田,并为未来的F1减负作准备,同时在技术规则上也有更大的空间。
GP2赛车使用统一的雷诺引擎,意大利达拉拉底盘,动力在600匹马力。单圈速度比F1慢14秒,但也是仅次于F1的最快的方程式赛车。最关键的是GP2采用了F1的一些科技。此外,因为GP2的赛道与F1相同,所以车手也能很快适应F1比赛,因此GP2车手更容易得到F1车队的青睐。
GP2赛事是年轻车手的舞台,现役F1车手中,汉密尔顿是2006赛季GP2的总冠军,小罗斯伯格是05年总冠军,科瓦莱宁是05年总亚军。
另外,像前F1总冠军皮奎特的儿子小尼尔森·皮奎特、老车王尼基·劳达的儿子马蒂亚斯·劳达,也都参加过GP2比赛。法拉利总裁让·托德的儿子尼古拉斯·托德也以车队经理的身份参加GP2赛事。而2007年,埃尔顿·塞纳的外甥布鲁诺·塞纳也将加盟GP2赛事。
目前,GP2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赛事,2007年参赛车手来自日本、马来西亚、土耳其、意大利、德国、英国、阿根廷、西班牙、荷兰。参赛车队12支,法国有两支、西班牙有三支,意大利有两支。
好了,关于“开罗赛车gp2 攻略”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开罗赛车gp2 攻略”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