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高兴能够为大家解答这个闪烁之光李白阵容搭配问题集合。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清晰和详细的回答,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研究成果,以促进大家的学习和思考。
古风·其一原文: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千去不一还,投躯岂全身?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乎!
古风·其一翻译及注释
翻译 插著羽毛的征兵文书疾如流星,朝廷调兵的虎符发到了州城。紧急救边喧呼声震动四野,惊得夜鸟群起乱叫。皇帝在宫中像白日一样高照天下,三公大臣运筹帷握,各司其职。天地皆循大道,自然运行,天下清平,四海安宁。请问现在为什么这样紧急调兵?回答说是要在楚地征兵。准备五月即渡泸水,将赴云南征讨南诏。所征的士卒懦怯而不能战斗,再加上南方炎热,难以远行。征夫们哭着与家人告别悲啼之声使日月为之惨淡无光。泪尽而泣之以血,被征发的士卒与亲人都哭得肠断心裂,声音嘶哑。他们与南诏作战简直是像驱困兽以偿猛虎,送穷之鱼去喂长鲸。有去无回,无人全生。多么希望大唐能像舜一样修德以召远人,手舞干戚,跳一个象征性的舞蹈,便能使有苗臣服。
注释 1羽檄:古代军中的紧急文书因用鸟羽插之,以示紧急,故称「羽檄」。2虎符:古代调兵之符信。多为虎形,一剖为二,一半留京师,一半给地方将帅,必须二者相合方能发兵。专城:古代州牧、太守称专城。3白日:谓帝王。紫微:星名,象征朝廷。4三公:唐时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权衡:权柄。5「天地」句:语出《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6楚征兵:泛言南方征集士卒。7「渡泸」句:古以泸水多瘴气,五月才能过渡。泸,泸水,即今云南境内的金沙江。8长号:放声大哭。严亲:古称父为「严父」,这里指父母双亲。9「惨光晶:形容日月惨淡,失去了光辉。十两无声:指征夫及其亲人皆泣不成声。⑾「困兽」二句:喻南诏军似猛虎、奔鲸,而唐军似困兽与穷鱼。⑿「如何」二句:据《艺文类聚》卷十一引《帝王世纪》:「有苗氏负固不服,禹请征之,舜曰:『我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吾前教由未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而舞之,有苗请服。」干,盾牌。戚,大斧。
古风·其一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写于天宝九载(751年)。当时唐玄宗荒于酒色、好大喜功,把持朝政的权奸杨国忠为了邀功媚上,曾命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八万攻打南诏(在今云南大理一带),与南诏王阁罗凤战于西洱河畔,结果唐兵大败,死伤十之八、九。据《资治通鉴》载:鲜于仲通败后,杨国忠不甘心认输,再度举兵,于是便到各处征集、甚至派御史去各州各郡分道抓人,押送军中,以应讨南诏之急。此诗即即有感于这一事件而作。
古风·其一赏析
此诗的开篇四句,便直接了当地表现战事,渲染了全国各地被紧张、恐慌的气氛所笼罩着,人们都在惊惧不安。「羽檄」,指上插羽毛的征调军队的文书,表示紧急;「虎符」,是朝廷调兵遣将的凭据,以铜刻作虎形,劈为两半,调兵时需二者验合。说「羽檄」像夜空里的流星一样快速地飞来,可见急上加急;说「虎符」在各州各郡一个个地合著。更见征调之多、频繁不已,边疆告急,形势紧张的情况则不言而喻了。继之「喧呼」一句,紧承前两句诗意,写出催迫应边之状。是谁在「喧呼」呢?诗中并没交代,但不难体会,这里既有传檄人的呼声,也有调兵长官的命令、嘈嘈嚷嚷,一片慌乱,以至连林中的鸟雀在深夜中为之惊动都鸣叫不已,则人之被惊扰不宁可以想见了。这几句诗,尽管没有描写刀光剑影相互拼杀的战斗场面,没有具体叙述官吏随便抓兵拉夫的情景,但却把紧张慌乱形势下,人们的惊恐之状和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和盘托出,起势有力,文辞奇挺,扣人心弦。
接着,犹如影、视镜头转换一般,「白日」以下四句诗,又展示了一幅升平安宁的画图。「白日」象征皇帝,「紫微」比喻朝廷;「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为朝臣中官位最高的,故合称「三公」。他们掌握著国家的命运,按道理说应该把天下治理得清明太平,借用老子的话就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即天下统一、四方安定。这里在颂扬以往承平的景象之中,暗暗谴责了当权者,通过前后鲜明的对照,对于征南诏的发动者策划者给予了讽刺,诗人和广大人民反对不义之战的思想自然地渗透其中,意蕴深刻、耐人寻味。
「借问此为何?答言楚征兵」。这两句是对以上诗意的具体说明,意思是:国家原来很安定。现在为什么陷入一片惊慌混乱之中呢?这完全是因为南侵而大肆征兵造成的。古时以「楚」泛指南方,「楚征兵」,即征讨南方的军队。这里运用问答的形式,不仅在句式上显得灵活变化,而且在前后意思的构架上也起到了勾联纽结的作用,可谓匠心独运。「渡泸及五月」,这个「泸」指金沙江,古时称「泸水」,相传江边多瘴气,以三、四月间最为厉害,五月以后稍好些,诸葛亮的《出师表》有「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句。「将赴云南征」,这不仅是诗人的叙述,也表达了士兵的心情,他们听说要渡过泸水,去遥远的云南打仗,心头紧缩,都感到有去无回,很少有生还的希望。写到这里,诗人对统治者这样的穷兵黩武,而不顾惜人民的生命,感到异常愤概,充满不平之气,于是议论道:「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意思是说,他们都是被抓来的百姓,没有经过阵势,是难以上战场的,更何况去边陲之地的云南呢?把李唐王朝驱民于死地的罪恶深刻地揭露出来了。
从「长号」到「心摧」四句,具体地描写了出征战士被迫离家时的悲惨情景。被抓去充军的人们,临行前和他们的父母、亲人告别,这是生的分离,也是死的作别,彼此号大哭,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直到哭尽了泪水,流出了血水,心肝摧断,两无声息。诗中连用「长号」、「惨」、「泣尽」、「心摧」,充满感 *** 彩,从听觉视觉上造成强烈效果,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展现了这种生离死别惨绝人寰的悲剧。
「困兽」四句,又是议论,以「困兽」、「穷鱼」喻没有战斗力的「怯卒」、以「猛虎」、「奔鲸」喻凶悍强大的敌人。在这样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势下,进行着扩边的战争,其结果是注定要失败的,众多的应征士卒,也只能白白地送死,「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葬身于沙场之上,成为统治者进行不义之战的牺牲品。这几句通过形象的比喻,适当的夸饰,对当权者的罪行给予了批判和控诉,也体现出诗人对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闪烁着人道主义思想的光辉。
诗的结末两句,内容上又发展到一个深的层次,进一步地揭示了诗的主旨,表达了个人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干」是盾牌,「戚」是大斧,以这两种兵器用在误乐上,表示行德政而不用征伐。「有苗」,古代部族名,传说舜时有苗叛乱,大禹建议用武力去征服他们,舜不同意,于是修明德政,三年以后,他举行了一次操舞盾牌、大斧的演习,有苗氏便归服了。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正是暗讥「当国之臣不能敷文德以来远人」(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动辄诉诸于武力,更加明确地表达了偃武修文、实现清明政治的美好愿望。显然这里的意思与「白日」以下四句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相互呼应的。在结构上如此巧妙的安排,前后勾联、浑然一体,亦可见诗人艺术构思上的独到之处。
李白诗歌向以浪漫主义著称于世,这首诗在运用传说、夸张及想像方面,虽也体现出来了这些特点,但基本上是以写实为主的。叙的是实事,写的是实景,抒的是实情,并运用对比、问答手法,将描写、议论、抒情等巧妙地融合起来,达到了精湛的程度,这一点可以说是他的诗歌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
诗词作品: 古风·其一 诗词作者: 唐代 李白 诗词归类: 战争、抒怀、组诗
李白热爱自然的诗句
1. 李白关于自然的诗句
李白关于自然的诗句 1. 李白描写大自然的诗
七绝·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绝·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七绝·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五古·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七绝·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绝·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乐府·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七绝·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五绝·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七绝·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七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五律·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五律·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乐府·塞下曲六首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五律·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七绝·军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七绝·题北榭碑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五律·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词·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乐府·长门怨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七古·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乐府·白鸠辞 铿鸣钟,考朗鼓。
歌白鸠,引拂舞。白鸠之白谁与邻, 霜衣雪襟诚可珍。
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性安驯。
首农政,鸣阳春。天子刻玉杖,镂形赐耆人。
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阙五德,无司晨, 胡为啄我葭下之紫鳞。
鹰鹯雕鹗,贪而好杀。 凤凰虽大圣,不愿以为臣。
乐府·白马篇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万战场,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隐蓬蒿。
乐府·白头吟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阿娇正娇妒, 独坐长门愁日暮。
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 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
一朝将聘茂陵女, 文君因赠白头吟。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
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
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 去难重回。
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 七古·草书歌行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 笔锋杀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 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
2. 李白吟咏自然山水的诗句
山中与幽人对酌
年代:唐
作者: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内容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日出入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日出入行》
内容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在。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流*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荆门浮舟望蜀江
唐五代? 李白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
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
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
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
登金陵凤凰台
原文: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3. 李白说过什么大自然的名言
李白的名言名句精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瞑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吾观自古贤达人,成功不退皆殒身.
· 人生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类别:时间
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 李白.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
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类诗篇,正象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另外一些诗篇,像《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独坐敬亭山》、《清溪行》,则善于刻画幽静的景色,清新隽永,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李白还有不少歌唱爱情和友谊的诗篇。其乐府诗篇,常常从女子怀人的角度来表达委婉深挚的爱情。还有若干寄赠、怀念妻室的诗,感情也颇为深挚。李白投赠友人的作品数量很多,佳篇不少。其中有的诗表现了鲜明的政治态度,更多的是表现日常送别、相思之感,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沙丘城下寄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赠汪伦》等等,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李白诗歌内容也包含着一部分封建糟粕,其中较多的是宣扬人生若梦、及时行乐、纵酒狂欢的消极虚无思想和表现求仙访道、炼丹服药的宗教迷信。他描写妇女和爱情题材的诗,也有少数存在庸俗情调。
李白诗歌中大量采用夸张手法和生动的比喻。他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刻画他长安政治活动失败后深广的忧思,是广泛流传的名句。他如“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写自己的怀才不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写仕途艰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写朋友间的深厚友谊等,都以鲜明突出的形象打动读者。李白诗歌的想象是很丰富和惊人的。他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对长安和诗友的怀念。《梁甫吟》、《古风》“西上莲花山”分别通过幻想方式来表现自己在长安受到谗毁和安史叛军对中原地区的蹂躏;《远别离》更通过迷离惝恍的传说来表现对唐玄宗后期政局的隐忧;它们都显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则借助于神话传说,构造出色彩缤纷、惊心动魄的境界。
5. 关于大自然的诗句
1、《春日》
作者朱熹 朝代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白话翻译: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2、《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话翻译: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白话翻译: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4、《江雪》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白话翻译: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5、《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白话翻译: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诗仙李白为何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他的词写得咋样?
李白深受道家影响,为人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豪迈洒脱中自有一股飘逸之气,他的诗,天马行空,雄奇瑰丽,想象力非凡,其中很多佳作,都充满了浪漫主义色调,被誉为“诗仙”。
很多人都知道李白擅长写诗,但其实,李白的词也写得非常好,他的一些小令,极其出彩,比如他的《菩萨蛮》一词,写道:“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写一位独上高楼的主人公,看到眼前烟林如织,于是心中顿起无限愁思,全词浑然一体,情韵悠然,即便放之于好词频出的宋代,也是一首佳作。
李白还有一首《忆秦娥》更为著名,词曰:“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此词沧桑古朴,短短几句,将千古兴亡衰败寓于其中,末尾八字更是气象十足,这首词也被著名词论家王国维先生盛赞,说末尾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
这两首词是李白最为著名的作品,因写得太好,而被誉为是“百代词曲之祖”。其实除了这两首佳作之外,李白还写过一些其他的词作,今天还想给大家介绍李白另外一首不错的咏雪词作,便是下面这首《清平乐》。
清平乐
唐·李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这是一首瑰丽新奇又充满着豪迈色彩的咏雪词,词人早晨起来,看到漫天大雪从天飞舞而降,放眼望去,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的,于是心生感慨,写下了这首极富生活情趣的佳作。
上片写雪景,开头两句,简单凝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因为晨起,而看到了雪落大地,于是诗人欣喜异常,马上起来卷起帘幕来看,“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雪花飘洒,天地间已经一片白色,词人的兴致很高,心情自然也非常舒畅。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经在她的著名小词《如梦令》中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道是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虽然所咏之物不同,但在手法上,与李白的这首词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李清照更加工整,词意也略带伤感而已。
下片开头两句写天上地下的瑰丽雪景,“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前一句是写空中雪花纷纷扬扬,引发炉烟蒸腾,后一句写地上的花草晶莹剔透,闪烁着寒光,犹如玉碾铺就。天上地下交相辉映,实在是美丽极了,把下雪写得这样俊美又有豪气,不愧是诗仙李白!
然而,更绝的还在后面,李白接着又说:“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这一句一出,李白才是李白,这种奇思妙想,是一般人写不出的!这一定是天仙们豪饮了天宫中的美酒,喝得酩酊大醉,于是狂舞放浪,将满天白云揉得粉碎,化成了这漫天大雪,洒落人间。一个“狂”字,英气尽出,犹如醉酒的李白,飘逸潇洒,这正是李白浪漫主义的特色!
李白这首咏雪词,想象奇特,不落窠臼,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驰骋于无比瑰丽的想象,天马行空又合情合理,足见当时李白的心情,一定是开阔、豪迈的!
赞李白的古诗
篇一
1.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府开,俊逸鲍参军。
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3.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4.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5.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6.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7.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8.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9.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10.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篇二
1.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
2.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3.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4.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5.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6.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7.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8.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9.竭云涛,刳巨鳌,搜括造化空牢牢。冥心入海海神怖,
10.骊龙不敢为珠主。人间物象不供取,饱饮游神向悬圃。
11.锵金铿玉千馀篇,脍吞炙嚼人口传。须知一一丈夫气,
12.不是绮罗儿女言。
13.眸子炯然,哆如锇虎,或时束带,风流酝籍
好了,今天关于“闪烁之光李白阵容搭配”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闪烁之光李白阵容搭配”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